本帖最后由 英姿绰约 于 2013-10-3 13:30 编辑
9月13日的绵阳平武走访,9月16下午踏上回程,因为飞机晚点,19:20才到达广州,当飞机慢慢降落机场,看着下面的璀璨灯火,感觉自己从天上回到了人间。这几天的走访,有点晕乎,从没试过这样带着悲伤上路,出发前一天,传来香港的伯父去世消息,那一位比父亲还亲切的伯父;还有那位曾看护我成长的姑姑,生命也将走到尽头,一直担心走访的时侯她会离去;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这次走访晕车了,对于这样坐车晕车的人,曾经有朋友对我能跑那么远去走访觉得不可思议;外省多次的走访中,基本都不晕,可是平武这一次,没这么幸运了,汽车跑到七弯八拐的路段,慢慢撑不住,这晕车真不好受,去程时是撑了一段路的,回程是上车没多久就晕,那心情真够呛的,还有几个小时才到绵阳呢?或许冥冥中就有一种力量支撑着,让我在不停听着带去的MP3中熬到绵阳,这就象历来麦田活动的天空都会天遂人愿一样;
晚上8点多,我们到达徐塘晚餐后开始做走访前准备,所有在场的麦友都很专注;利川和平武,同属少数民族聚居地,一个是土家族,一个是羌族,虽然不同民族,文化有相似之处,两个民族的建筑都以木质结构为主;平武的吊脚楼外观大气,内庭不失细腻和简洁,而利川的吊脚楼整体充满柔和之美工艺更趋细致;利川山高林密,地质相对温润;平武的山势挺拔,地质较松,走访所见,到处是流下的山石,山边及河流都是这些碎石的影子;
平武羌族,男女双方结婚后男方会迁到女方家住,如果双方离婚,家庭结构则变成只有女方及其直系亲属,按我们的观念,一个女的养着父母及祖父母是多艰难的事,而我们走访的家庭中,这样的单亲家庭很多;走访的孩子中,有两位是父母离异的,同样因为判给的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都成为跟着祖父母生活的孩子;而我们走访的第三位女孩,父母离异后,爸爸出外打工,她平常就跟着爷爷生活;在登记家庭资料的过程中,邻居婶婶不停说着:“这么好一个女孩,妈妈跟别人结了婚不要她和爸爸了”,我坐在那里真不好受,这好比不停对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不要你了……”想想一个才读二年级的孩子,她怎么承受,我安慰她:“没事的,妈妈还是来看你的,还是很关心你的对不对?”后来,飘渺他们做资料记录,我和传乐便跟她一旁去玩,小姑娘一下子跑到我身边说已长到我肩膀了,一下子跟传乐跳民族舞,快乐而调皮,到走的时侯,我送了一双带去的新鞋让她送给妈妈,她低着头不看我,突然急急地窜出一句“你是不是很快就走了?”对于这位孩子,我感到难过,对于像她这样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妈妈以及爸爸的关怀,但现实是她不仅是一位单亲孩子还是一位留守儿童!而且,爷爷和爸爸制止她与妈妈联系,这更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虽然那所残旧透风的房间挂满了孩子漂亮的冬衣,可是孩子需要妈妈,这是没人可以给予的!
总结多次的走访,我们跟家长作资料登记时,最好有志愿者与孩子到一边玩或聊天,因为资料收集中家长的说法我们不确定,我们不希望孩子听到谎话;或者家庭中有些事情不适宜孩子知道,避免令孩子受伤等。另外,走访中要拿到完全准确的资料也是有点难的,有时侯从孩子身上可以了解到一些事情,但很多时跟孩子谈话过后,孩子回到家长身边听家长说的话后,很多刚从孩子嘴里说出的话,一转眼也会发生变化,再问他们时就跟家长说的一个样。为了让走访结果更趋真实,我们可从细节上分析,比如我们走访中的一家孩子,崭新的三门雪柜、雪柜里买回的枣子、鲜苹果、一袋放在门后,孩子说不好吃而丢弃的苹果,便可反映他们用钱的态度和经济情形,这与他们报的有几万外债情形不协调。
这次走访,我们组一共四人,飘渺飞影,七夕,杨传乐;飘渺,亲切随和有很强的组织统筹力,很多次看她在黑夜里在那多弯的山路上熟练开车的情形,都想问她是不是经常在山区开车?七夕,脸上总挂着微笑,我曾想,他即使不笑是不是看起来也像在笑的?每次有什么问题,他总以商量的口吻问一下…..这怎样?每次家长送我们下山,都不忘提醒是不是要请家长回去,但家长的热情似乎总要看到我们真正离开视线才肯休。另有一位是年轻的杨传乐,除了拥有现代女孩的特质更多了几份从容的宁静,他们几位沿途配合得很默契,对讲协调的和开车的成为同一陈线,体现出非常紧密的团队性,而我因不懂四川话,很多时侯是只看不说;
这趟平武行,很荣幸认识那么多的麦友,只是由于精神不佳,要减小言语,也因广普的关系,我对很多麦友的名字听不清楚而没记住,真的很抱歉,那就把那些记下的名字当代表谢过大家:全哥,九月,燕子,来接火车的陈先生,绿水,小月、完美、冰凌,老粗、馨雨,微笑,还有从什邝赶来的缘份他们。这次走访,可能与绵阳麦友的走访前期准备和当地曾经历的5.12背景有关,麦友们对这次山区走访很熟练,我们出发前集合的地点,也有不小路人问我们是不是志愿者并有即时意愿加入的;这里的人们对志愿活动的态度表现得泰然,恬和淡静,透出一种成熟的智慧。我想,带着正确的观念去山区,以平等心走访,当地的乡亲和孩子也会感受我们的阳光心态的。
回家途中的机场大巴上,我看着外面的景物发呆,想着麦田想着孩子,窗外一幢幢的高楼,繁荣兴盛,有多少务工人员为这一方繁荣付出汗水?多少家庭和孩子承受着无法稀释的泪!当我们过上幸福生活一家团圆时,他们家中的老人和幼儿却得不到照顾。中国文化古来就有平衡之说,这种社会失衡的现象必然趋生各种社会问题,随着这一社会局面的深发,山区的助学结构也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是外出务工比较多的地区,家庭收入提升,国家义务教育、生育政策的实行,孩子成为家中的宠爱对象,即使家庭不富裕,孩子的读书也得到保证;这些孩子因长期缺乏父母的监护,身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些孩子需要帮助但与我们的资助对接不上; 第二是价值观的转变,例如这次平武走访中一位孩子的哥哥初中毕业后交不起几万元的中专学费选择以工当徒的方式来学习技能,这种以工代学的方式,结果可能是低学历高水平的工作技能;另外是认为读书没出路,孩子本身也不想读,加上家庭条件不宽裕,外面社会也有需求低学历肯吃苦就能搛钱的市场,于是打工才是出路成为这一类孩子的选择。还有就是那部分因各种家庭原因致贫的与麦田资助口径对接上的孩子。
目前中国山区的助学局面,不是我们简单一个资助就可以解决的,这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问题,传统人生观与价值观在这种环境下受到冲击和考验。麦田的资助款,虽说小学几百,中学上千,总觉得这个资助款的说法用学习鼓励款比较恰当,过了温饱坎的家庭不在乎,实际贫困的家庭,这点钱才有可能见点用处,而麦田的资助区现状是大量不在资助线的孤幼儿童需要帮助,我们走访看到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心酸、纠结,这种情形影响着我们对孩子是否需要资助的判断。
贴子写完了,从利川到平武,零零碎碎说了很多,但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虽然没帮上孩子什么,每次的走访,对己而言是一次学习,感谢湖北分社和绵阳分社的所有麦友,感谢一起去利川走访的伙伴,从平武走访到写这个贴的过程,我的两位亲人相继离世,心理受到不小冲击,感人生无常,唯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穷的利行中,人生才显得有点意义!因本人不习言辞,每次写贴就觉得头大,这篇贴能交出的动力,来自对两位亲人的感恩,来自麦友、亲朋支持的感谢,来自途中遇到的每个人!人生于世,即使微如一口水一粒米,都不是单独而来的,必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才能成就这一口水一粒米,很感恩能参与大家的活动,是麦田里大家的努力成全了我,谢谢大家!无论名字是否提到,你们都在我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