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33|回复: 14

关于武汉创建志愿者之城的若干粗浅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闻市府决心打造志愿者之城。在深圳等地提出这样的口号以后,武汉也有所动作,令人鼓舞。就公益事业而言,目前武汉在全国地位并不突出,但大武汉人才济济,如果能转变思路,官民协力,相信志愿者之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这里就志愿者之城的建设提一些粗浅的想法。笔者视野有限,对本市的公益建设很多方面都缺乏了解,本篇不算正式文章,只算闲谈,仅供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一,从官方到民间需要统一认识,明确志愿活动在和谐武汉建设中的重大意义。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可以说人人都应该是志愿者。这方面公益学者已经有系统论述,团中央的文件表述也颇见功力。也许可以再加上一点,志愿者也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志愿者也是投资环境(的一部分),公益事业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武汉长期以来给外人印象欠佳,尤其需要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改善城市形象,改善人文环境,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武汉、移居武汉。武汉是有担当的城市,志愿精神应该成为武汉精神的一部分。
二,明确官民和谐互动的发展模式。在公益事业中,官方民间各有责任和优势,不可以互相替代,应是互相尊重、有机配合、优势互补的。很多事情民间来做比政府组织更有效率,更有创造性,更能深入市民内心和社会内核,但民间做事离不开政府的配合和支持。官民和谐互动是社会进步的最佳模式,武汉近年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期待这方面取得思维共识,而社会共识的形成,有赖于具体实践的成果积累。
三,向沿海地区学习,吸收港台等地的先进经验,为公益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提供实在的物质、精神、专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这方面个人了解非常有限。曾和杭州的志愿者朋友交流,他们对政府的作为和协助颇多肯定。
四,需要在思维上明确志愿活动专业化、技术化的重要性。多年来很多地方的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为舆论所诟病,原因并不全在于活动发起者和参与者态度功利,也在于缺乏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最常见的如到福利院敬老,每年三月五日学雷锋日一个福利院可能要接待很多批志愿者,服务形式不过也就是给老人洗头、捶背、打扫卫生之类,劳师动众,实际效果不好,社会反响更差。公益事业有很多的具体领域,公益实践往往需要高度的专业技术含量。如敬老,就需要训练和老人沟通的技巧,懂医护常识,懂心理学知识,甚至要懂其他很多专业领域的知识。环保一个项目,可以细分为动物福利、植物养护、水源涵养、垃圾处理、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包罗万象。长期以来社会上倾向于把公益当作简单的个人道德问题,公益需要道德,但局限于道德思维将极大地限制公益事业的发展。只有志愿服务能走向专业化、系统化,也才能让专业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展其长,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对于武汉这样一个科教人才大市来说,明确这一点更加重要。
五,为了促进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技术化发展,组织力量提供平台,对志愿者和带头人进行系统培训,支持骨干到高校和外地学习。这方面近年市政府已经有不少举措,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六,志愿者依托于具体公益项目和公益团队而存在,团队建设和项目建设至关重要。对一些尚未成熟的草根团队,为他们提供经验和智力支持。对机构稳定、理念先进、管理规范、行动务实、执行力强、带头人得力的成熟团队以及他们的深度项目,给他们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培训、交流、人才成长、宣传、出版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需要指出的是,物质支持是次要的,由官方指定经费支持对象流弊也很多。应让不同团队按其执行效率平等竞争,而且主要竞争来自民间的物质支持。
七,通过公益论坛、公益沙龙等平台让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和带头人经常性交流,和官方良性互动,和企业家、专家学者当面沟通。
八,采取措施鼓励高校师生、社科研究机构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志愿者团队和公益项目发展。介绍沿海和海外的先进经验,探讨公益发展思路,推动公益学研究。
九,现在谈到公益事业,人们想得多的是慈善和社会服务。实际上文化、艺术、教育等项目意义同样重大,甚至更为根本。武汉这些年官方也给予了不少支持,人文讲座、非遗传承、民办博物馆、民间学术研究和成果出版等方面,期待能给予进一步的支持。
十,市属媒体近年比较重视公益栏目建设,为我市公益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总体而言,思路上尚未厘清道德和公益的重大区别,主要着重于介绍道德先进人物,比较忽视公益理念的探讨、公益文化的涵养以及专业技术知识的传播。这方面武汉媒体和广州、深圳等地媒体差距很大。期待能摆脱思维定势,更求真务实,多刊登文章介绍公益理念,介绍案例多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作探讨,多介绍和鼓励公益创意和创新,侧重公益行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曾在广州看到当地媒体的公益版,印象深刻,人家有些文章和做法是直接可以拿过来的。
十一,公益事业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教化事业,是文化事业,是社会建设事业。公益事业的核心在人的提升。需要将公益精神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以当将公益建设和大中小学教育,和课程设置、社会实践等联系起来。同时也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和大众文化建设、生活方式建设结合起来,和国学推广结合起来。如文化遗产项目、环保项目、自然教育项目,完全可以融入本市中小学教育体系。国学推广不仅是读经典,更需要躬行实践,参加志愿服务、服务社区、建设家乡就是最好的实践方式。有一点特别重要,必须明确媒体的社会教化职能。去年我省媒体关于“我是建设者”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一份报纸公益版办得很出色,而别的版面许多文章为追求商业利益追求刺激说的是怪力乱神,那么公益版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被抵消有余。此外文艺氛围的建设很重要。引导和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和公益事业相关的作品,如小品、戏剧、小说、电视剧、歌曲、纪录片等。
十二,资深志愿者应有很多机会直接走上学校和社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讲台。重点在于传播公益理念、可以推广的做法及专业知识。这方面当然很早就在做了,但这里还是需要特别提出。因为很多地方办的是“道德讲堂”,局限很大,流弊很多。原因见以上第四点。个人意见,叫公益讲堂、志愿讲堂或者修身讲堂,效果都会比道德讲堂好。
十三,将志愿服务和武汉的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和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山水园林城、宜居城市等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深入的志愿活动,将活动正规化、长期化、大众化。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公益从身边做起,将爱国、爱家乡落在最切实切己处。
十四,鼓励提倡各界精英以普通志愿者身份参与公益活动。不仅是捐钱,更要身体力行,深入一线,为社会树立表率,促进阶层和谐,提升志愿者的社会形象。最后一点值得一说。志愿者群体,尤其是长期志愿者中,现在社会精英还很少,这一点毋需回避。在崇尚财富成功的主流价值观影响下,社会上很多人对志愿者并未特别高看一眼。有许多社会精英加入,人们对志愿者的形象认识必然会有不同,将来才会普遍以做志愿者为荣。
十五,创造机会,搭建桥梁,通过参观、座谈、换位体验、志愿服务等方式让不同阶层和社会群体有沟通了解的机会。当前社会上阶层、行业隔阂严重,许多行业和人群被妖魔化,极不利于社会和谐。这方面政府、事业单位、媒体、企业、公益组织等都可以发挥很积极的作用。汉网以前也有过出色的尝试。不同阶层、群体互相了解多了,一些志愿者团队可能也就出现了。
十六,把武汉公益建设和省内地县公益发展结合起来。武汉是省会,也是省内公益事业总体发展最为深入成熟的城市。武汉的志愿者之城建设搞得好,将在全省和华中起到先导作用。武汉志愿者的很多活动是在外地开展,相当比例的市民家乡也在外地。省内各地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武汉公益的发展实为一体。在活动支持、人才培训、宣传报道、交流互动、经验传播等很多方面武汉都应为省内兄弟县市承担起责任。和各地互动,也有利于武汉本身的公益事业发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武汉助学团队很多,但服务对象基本在外地外省。如果没有外地外省助学的需求,没有地方志愿者的配合,武汉这些团队可能根本就不会出现。
十七,武汉、湖北历史上有很好的公益传统,早期的公益领袖也应提出过很先进的公益理念,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传播。这也是乡土教育的一部分。清代的善堂,民国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医疗、教育、赈灾、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公益实践,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前人的公共精神、公益理念和实践经验许多都值得今人借鉴,是今天的志愿者群体可以汲取的宝贵精神力量。了解这些传统,也有利增强市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对武汉的归属感。武汉有众多的文史专家,民间的文史研究爱好者也出了不少成果,期待有更多人留意这方面的研究。
本届政府在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上投入很大。志愿服务属于城市软件建设,长远来看意义比硬件建设更为重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软件建设比硬件建设更难。需要正心诚意,需要点滴积累,要做一代人以上的长远打算,一定来不得急功近利,不能为应景和短期政绩硬性要求基层创建达标。象有些城市把志愿者等同于免费劳动力,这是非常要不得的。还有象大学生为功利目的做志愿者,服务记录造假,而且是受到校方的默认和鼓励的,那就没有任何意义,还不如没有这些志愿者。未来怎么做,相信市府创建志愿者之城的态度是非常真诚的,也相信主事者的智慧和眼光。
2014.2.18写于汉网
发表于 2014-2-18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心 于 2014-2-18 22:48 编辑

很全,很好!希望将这样好的建议直接向武汉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呈递!
将麦田的“同行计划”结合,让更多的公益组织,更多的公益人为更多的人服务!

转到麦田计划新浪微刊里去,向更多的外媒传递!http://kan.weibo.com/kan/3491911252790583
发表于 2014-2-1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全好长的简介  想法很深刻呀
发表于 2014-2-1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达老
发表于 2014-2-1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的特别周全,学习了!
发表于 2014-2-1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楼主的建议赞一个
发表于 2014-2-1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功底很不错
发表于 2014-2-19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有见地
发表于 2014-2-2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愿望与现实的对接
发表于 2014-2-2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4-2-2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质量,顶起
发表于 2014-3-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在深圳待过,去了那边才感受到什么叫全民志愿,触动深刻!希望有更完善的体制来规范志愿体系!优化资源管理!希望武汉志愿之路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发表于 2014-3-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深刻。
发表于 2014-3-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早点成立,写的不错,值得我学习
发表于 2014-3-2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  先支持一下

慢慢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15 15:04 , Processed in 0.0695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