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01|回复: 0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计划第四期培训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波若 于 2017-8-12 09:50 编辑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计划第四期培训总结

       六天的培训短暂却意义深远,从感受美、创造美到融合美,再到人文行走,让我享受了一顿“美育大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听了老师们的讲座以及与同行们之间的交流,对于“美”和“美育”,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当王雄老师讲到“秋天”,现场给大家哼唱了一曲张学友的《秋意浓》这首歌,无不令人感动。美术、音乐、诗歌、戏剧、身体雕塑等,无论是给创造者,还是观者,都给人带来美的体验。
mmexport1500564843982_副本.jpg    mmexport1500681681327_副本.jpg mmexport1500822778942_副本.jpg
       对于乡村而言,炊烟袅袅、雄鸟报晓的早晨,狗吠深巷、蛙声一片的夜晚是美的。老屋门前的桃树,河边光滑的鹅卵石,秋收后的稻草,飘飘而落的树叶,这一切都是美的。或许每天行走在熟悉的路上,对于这熟知的一切,却没有多看它一眼,这也许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审美疲劳”。
       如何带领着孩子们在“审美疲劳”的环境中去发现美、体验美、甚至是创造美,这是一位教师必须要做的。在徐锋老师的课堂中我找到了答案,是“乡愁”――对家乡的热爱,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依然想念家乡门口那泥土的气息,那夜深人静的夜晚,听狗吠的声音……是“整合”――不分学科,相互联系的整体,由一朵花想到花开的过程,听花的声音,写花的故事……正如钱锋老师由“蝉”在各地方的方言中的称呼以及蝉的生长过程、历史、文化、价值等负面的内容,引出了“中国文化通识教育”的话题。
mmexport1500906863393_副本.jpg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小雁塔游学的途中,看到了樊阳老师轻快的步伐,显示出了一位人文行走者的力量。很多时候,自己外出旅行,到了一个有名的景点,仅仅只是拍照或者是合照留念,对于景点的文化一无所知。而在跟随樊阳老师游学过程中,樊阳老师学识渊博,谈古论今,让我们发现了游学的乐趣。而这样的乐趣是要有所准备的,比如景点的相关文化知识,以及对该景点提出的一些可探究性问题……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惟愿今后能够带领着学生们努力做一位会看门道的人。
       这让我想到去年给孩子们上的一篇古诗――《牧童》。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感情。我采用的方法是教孩子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神态、然后结合语言表现出来。既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无形中又让孩子们获得了知识。这就是一次语文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课程,一次美育的体现。
mmexport1501020344465_副本.jpg
       当下,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环境里。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人文关怀,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带领着他们去做一些童年时代应该做的趣事,在玩乐中获得体验,懂得知识,而不是长篇大论的灌输,最后他们只能成为“机器”,而我们却成了那个生产机器的“主人”,惟愿力所能及的去做好一个老师。
                                                                                                                   总结人:贵州省台江县台盘小学教师   李林波
                                                                                                                                                                2017年8月12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1-30 18:25 , Processed in 0.0683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