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未来 不经觉麦田进入第五个年头了,还记得那一年,我满怀喜悦地跟着麦田踏上走访之旅,曾经以为自己会成为那乐助的人。回首,自己是被乐助了,能与大家一起,走过那一趟以至现在只能常上麦田网站看看的日子是今生多大的福气!此刻我合十感恩麦田大家们以及山那边的孩子们、山民们…. 当年,跟随麦田走进山区,看到当地人们的生活情形与现代生活的差距,有一种难过。然而他们那种朴实,纯粹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孩子们天真无邪,无论什么环境也不能影响的求知精神令我深深的惭愧,虽然我为生活在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而倍感幸运,但有些东西我却被污染了。 所以,我想,怎样才能令他们,从物质上得到帮助,从精神上得到支持,令他们原有的美好的东西保留下去…… 目前,麦田资助孩子的情形出现了大求于供,另一方面却是适龄儿童的失学,他们中有部分放弃资助被迫回家务农 首先,孩子的辍学并非是他们不愿意上学,而是家庭因素——家境的困迫令该上学接爱教育的小孩的劳动力也用上了,这是令人痛心的事实。当父母或监护人看到的只是利用一切劳动力去务农活命,他们又如何给孩子追求希望的支持? 前几天,我看到报纸上的一个报道,关于一位志愿者到山区支教所了解的现况:他们到了山区,教室却是空的!他们必须先挨家去游说孩子复课,农忙了,他们就到孩子家帮忙,一些日子下来,志愿者们学会了一些农活。在孩子或他们父母的眼中,教他们识字的这些老师们面对农活时的双手是如此的笨绌,这令他们诧异;在志愿者眼中,当他们教孩子们火车这个词时,孩子们无法理解到是什么东西的情形令他们难过! 还有报纸上近来也报道了广东雷州某村的生活状态与我们普遍的生活水平相距30年,村民们曾经多次走出来打工想改变贫困生活,但有多少人走出去就有多少人走回去,多次的失败令他们终于明白只有读书学会与外界沟通才有出路,于是那里的孩子都基本被送上学。 于是我们会想:怎样才能令失学孩子的家长明白,而让孩子走回复课之路? 既然,孩子失学的症结在于家庭,我们能不能从家长的观念着手,帮助孩子的同时对家长们也进行一些辅导! 前些日子听一位麦友提到,麦田将带一些城市孩子及家长到山区与当地孩子进行交流活动,知道的刹那喜虑交织,麦田可以走到那一步,成长了!城镇孩子终于可以得到另一种生活的直面教育;可忧虑的是:关于交流活动的细则已有准备了吗?活动方案考虑到当地孩子的需要了吗? 对山区人民来说,他们很多没走出过自己的生活圈,即使他们的足迹到达了他们当地的县城,也无法令他们了解外面社会的发展与出路,毕竟有些县城的发展还处在比较缓慢的状态。我们必须让家长们了解这个社会,让他们认识社会也需要他们。所以,当他们无法走出来的情况下,我们能否拍一些社会短片,带进山区投影。至于短片的形式,可用不带感情色彩的旁白介绍短片的各种画面情形:公路,楼房,交通工具,企业工作,就业需求……以至于细至生活社区中的麦当劳,交通灯,垃圾箱,人们的生活及孩子们的游戏活动等乃至告诉他们一些社会发展需求,激发他们与外界沟通提升自己对生活的希望; 当他们有这些认识基础后,我们志愿者乃至城市的孩子走进山区与他们沟通交流会多一些方向,现代生活形态所产生的言行也不会对山区人民及孩子们造成刹那的冲击。在提升收入来源方面,我们寻求渠道帮助他们种植适合当地环境与气侯条件的农产品或提升耕种技能外,也可以寻找一些社会上能带到山区让他们制作的手工业作为他们的辅助收入(例如刺绣品等)。 另外,麦田资助情形求大于供的情形除了上述原因外,我们的资助点的开设与资助后续工作,跟不上社会精神态势高速发展的形态。 这种情况下,除了对孩子的资助,我们能不能考虑开展家庭对家庭的资助,甚至扶助,例如工作介绍与支持等。对于家庭困迫被失学的孩子,我们提高资助款,尽量利用现在麦田的资助资源,两人或者几人同时资助孩子及其家庭,这种资助方式目的是让孩子继续学习,若发现孩子再次失学,则两种资助同时取消;家庭资助的对象不限于失学孩子的家庭,对于家境非常困难但坚持让孩子上学的家庭也进行鼓励性的资助奖励,而且我们张扬地支持这种坚持,宣扬这种求学情绪的发展。 至于资助后续工作,我们可以考虑给代课老师一些监督津贴,让他们作为该资助点的基层人员作信息回馈,其津贴也可考虑以上的合作资助进行,而麦田人员则不定期到该地回访考察情形。 我已很久没参加活动,每次看到麦田公告的活动信息,真的很想成为其中一份子,也很想有一天带上身边的友人再次走上这条走访的路;其实我在等待着…..等待着孩子长大,等待着带上他们一同走上麦田的小埂,成为真正收割麦子的麦客….. 谢谢大家!也祝福麦田计划走得更远! (以上是麦田五周年来临所写的一点掘言,水平有限,且许久没上论坛了,真的有点汗呀…..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