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逍遥忧 于 2013-4-22 11:47 编辑
终于有时间仔细读完此牛贴,有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很清楚,写点感想吧! 首先应该感谢各方辩论队员,是您们的思考与激辩使麦田充满活力、也为麦田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您们的思考与激辩使我们更加接近真理!向各参赛队员致以最真挚的敬意!(真心的啊 ) 中国有句古话“治大国如烹小鲜”,麦田的发展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事业比起来可能连尘土都不如,但万事皆有道,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改革开放的经验来看待麦田自身发展问题。 为避免误解、及不必要的歧义(加之本人太懒、打字太费劲 ),仅给各位提供一篇文章,请总社管理团队麦友及关注本帖话题的各地麦友参考。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认真读此文章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都会得出自己不同的结论,能给大家提供一种看待问题的视角足矣! 顶层设计要靠基层“给力”(节选) .
作者: 丁学良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来源:南方周末 最近几个月,在国内主流媒体上一个提法频繁地出现,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改革方案需要顶层设计”。我认为,中国新一轮改革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虽然必须“顶层”作业,但是,如果在设计图里,这类方案没把“基层”置于关键的功能地位,那么可以百分之百地预言,这类改革方案不论制定得如何引人入胜,多半会沦为纸上谈兵、水中捞月、昙花一现,过若干年月之后,再一次博得人们的惋惜长叹。 读者诸君中若有人对这个开场白质疑,那我就要提请阁下花费几天乃至几周的时间,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约35年的曲直历程翻阅回顾一番,你就会一目了然:凡是那些把基层参与紧紧扣入其中的改革方案,一定导致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多方面细微而又深刻的变化和进步,即便这样的方案制定和推出之初看起来并不十分耀眼。而那些只局限于“顶层”作用、“基层”缺位的改革方案,无论说得怎样头头是道,大体上都属于“中央空调”——上面说得到,下面没做到。 国际学术界从事比较社会研究的大师,不管是白皮肤还是黄皮肤还是黑皮肤的,都会给学生们强调(本人无数次地被强调)一点:在中国这样的政治文化传统里,一个经久不息的制度常量——也就是说贯穿很多世代、渗透不同政权体制的深层要素——乃是“精英政治”(elite politics),这个“精英”主要指的就是行政系统里能够拍板决策的官员。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历来的政策设计都属于“顶层”作业,它们大多数都起不到它们声称要达到的正面效果,根本原因就是“基层”被排斥在外,发不了“功”。 现任“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的秦晓同志,在我们小型研讨会上发过的众多言论中,最叫我难忘的就是他的这段妙语:邓小平当年发动改革时那句“摸着石头过河”的话,朴实无华,却具有那么大的威力,关键就在于邓小平是号召全国人民不论务农务工在城在乡有文化没文化,统统都可以去“摸石头”,所以就“摸”出一片新天地来,立马改变了全局。而越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越是只让普通老百姓“被摸”,于是新观念、新思路、新做法、新体制就越来越少见了。因此,中国的改革事业,只有千军万马都主动参与摸索新路子,才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活力。 让我们再以最近的廉政建设的例子来说明这个“基层更给力”的道理。全世界都看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反腐败领域里出现的势头如此强劲,关键乃是普通中国公民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渠道,特别是通过微博,举报贪污受贿、不明巨额财产的具体人和事。而在这之前,在多数地方,反腐败基本上是“空对空导弹”,上面讲“如何如何”大力反腐败,往下却少有具体实在的强力动作。普通老百姓“被满意”,难以积极参与举报嫌疑和追踪证据,反而常沦为有权有势者的打击报复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