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麦田的走访活动,心里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如何去与山区的孩子对话。活动组织者加衣好像知道我的顾虑,头天晚上将大家召集,劳老师提供场地和茶水,素静给大家做了两个多小时的专题培训,讲解非常细致。几位像我一样的新手心里有底了。
晚上回到家已10:30,赶紧收拾、打包,想着给大伙带点我DIY的华夫饼路上吃,赶在睡前将华夫饼的食材搅拌好,放冰箱保存,这样早上只是烤,既新鲜,也节约时间。6月16日,不到6点就起床了,一边洗漱、整理,一边将华夫饼小烤箱通电、烤饼。6:30一切准备就绪,出门搭车赶往集合点---鱼峰山公园后门。哈哈,今天同行的麦友还真不少,仅柳麦就有13人,听说还有南宁、忻城的麦友将在忻城聚集。我们一行两部车,我随童话的越野车,童话有着丰富的户外运动经验,坐他的车很放心,另一辆车由有女汉子称呼的美女---猪儿驾驶。通过2个半小时的跋涉,我们顺利抵达忻城,从南宁过来的木易子等4名麦友,还有从合山过来的老谈已经早早等候在一别的茶庄里。一别给大家煮的面条超好吃,前后煮了4大锅,还有好吃不得了的螺丝和好喝的普洱茶。做好分组、任务安排,带上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我们一行24人分6组前往目的地。
我所在的小组由忻城的沉风---我们的队长兼司机,合山的老谈--摄影,南宁的木易子,还有我4 人组成。沉风是柳麦早期的发起人之一,有着丰富的麦田经验,对这次走访的村屯也熟,而我们其他3人都是麦田新人,一边开车,沉风一边给我们介绍柳麦的历史和走访的相关注意事项,队员也彼此做了分享介绍,明确这次行动的分工。我们回访的4个同学位于4个不同的村屯,位置偏僻。
第一位回访对象卢石康今年13岁,下学期即将进入北更中心小学上4年级。父亲离弃再婚,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他跟随年迈的外公外婆生活,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老房子由破旧的木板围成,难以抵挡风雨。孩子晒得黝黑,眼睛明亮,很懂事,也很想学习,对麦田的帮助心怀感激。
第二位回访对象蓝敏绿,今年10岁,母亲腿脚不便,父亲偶尔外出打点短工,家里打算重建房屋,缺口很大,才开始建一层。
第三个回访对象谭蓝辉,今年13岁,父母都不在了,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第四个回访对象蓝艳佳是这次我们回访中唯一的一位女孩,今年13岁,有一个双胞胎的弟弟。母亲因家贫,在孩子们出生不久就悄悄离家出走了,再无联系,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两孩子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两个孩子严重的发育不良,外表看起来不及10岁的城市孩子。通过4个孩子的走访,内心感受很震撼,现在还有如此贫困的山区,连饭都吃不饱。回访表内有一项孩子的理想,每当我们问孩子这个话题,孩子大都沉默不语,久久才小声说读书。目前,读书在他们是最大的幸福,因为在学校有免费的饭食,至少可以吃到米饭,而回到家却只有玉米面糊糊。
在走访过程中,处处感受到麦田计划在这方土地上播下的种子已经发芽,当地的人尽管不认识我们,但熟悉我们穿的麦服,我们问路都会热心地指路或带路;我们离开时经过他们的门前,他们还会走出来真诚地与我们打招呼。这次走访活动中,令我尤其感动的是晚上回到内仁中心小学时碰到的李阿姨。第一次参加山区小学走访,我出发前没有问清楚,以为入住的中心小学会有住宿条件,只带了随身用品,没带任何的睡具,刚好大姨妈又来访,走了一天,出了不少汗,这里没有热水洗澡,如何睡得着呀,我正在发愁如何是好,身边一位当地的阿姨来主动问有没有人愿意去她家住。路上,李阿姨说往年麦友来这里也去她家住的,今天见我们来,晚上就过来问问。在往她家走的路上,李阿姨搂着我的腰,我也很自然地用手搂着她的肩,一点也没有初识的陌生感。我们边走边聊,她说两个儿子都过世了,大儿子是前几年肝癌去世,小儿子去年也肝癌去世了。大儿媳带着大孙女在南宁种蘑菇卖,攒下钱重新盖了房子。小儿媳已改嫁他乡,留下6岁的孙女跟着他们两老过,她和老伴都已是70多岁的老人,还有一个94岁的老母亲跟着他们过。人生的不幸莫过于老年丧子,幼年丧父母,在这个家里两者都不幸湊在一块了,感叹于李阿姨的坚韧和乐观。她的家虽然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齐,不像这次回访的那些家庭。新房子的一楼与老屋是相通的,大儿媳常年不在家,让老俩口和老奶奶住在新房子里,新房子除了大门,里面的房间都没有门,楼梯也还没有装扶手,我问李阿姨建房子是否得到了政府的补贴,她说房子是几年前建的,那时还没有补贴,是靠大儿媳在外面种蘑菇攒下的钱,只勉强将主体工程建起。
看到屋里堆着一些手工作品,李阿姨说是学校的蒙教师介绍的活,是忻城的一个农产品公司用来装豆子的,公司提供材料,她和其它几个老人一起用缝纫机车好,手工盘上中国特色的兰花盘扣,瓶口上方用麻绳缠绕,很古朴漂亮,每个手工费2元。李阿姨说要将小孙女扶养大,供她读书,完成小儿子的遗愿。我亲见这个家庭的状况,一对古稀老人,既要供养94岁的老母,还要扶养6岁的小孙女,那份艰难,不是言语可以表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