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8日,安徽电视台《第1时间》记者陈玉茹在团县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采访了我县今年刚考上大学的贫困生程光林同学。 程光林家住干汊河镇龙山村,父亲在他3岁时患精神病失踪,母亲离家出走。他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靠捡垃圾为生,在上高中那年,奶奶去世。程光林一向聪明好学,今年又以584分考入南昌大学,但高昂的学费令他愁眉不展。团县委得知情况后,积极向省希望办争取。经省希望办联系,安徽电视台《第1时间》栏目在团县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赶到程光林家采访了程光林,他们希望通过媒体呼吁全社会都来帮助程光林,帮助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
8月22日,舒城奥玛眼镜店经理朱式晚先生在县广电局和团县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将5000元资助款送至贫困大学新生郭燕和叶庆生两位同学手中。
并不是有什么很特别的想法,只是在2天的走访后,在[舒城论坛]里看到了一个贴子“县委书记情系贫困生”(如上文)。忽然发现我们在走访中也遇到过有类似于程光林这样生活窘迫的小学生。 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相比是贫困的,和西部山区的一些人比又是“富足”的,由于中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也相当不平衡,对于贫困的标准也不能一言蔽之,必须根据当地以及周边来进行综合的评价。对于大家在开会时讨论推荐名单时发生的激烈思想冲突,个人在粗浅地看过麦田文化后,觉得还是要认同朱滢心说的那句“要宽容贫困”。 首先,看到麦田计划的使命(如下),这里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是助学为主,而是使用了“帮助”、实现梦想”,所以,只要是贫困的学生有需要,我们都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助他们。当然需要的前提必须是正当的、合理的、诚实的。由此,助学是需要的,助贫也不会有错。 麦田计划的使命 帮助:帮助贫困山区孩子实现梦想是麦田计划的根本。 推广:麦田计划将在全国进行宣传活动,让社会更多的人知道在大山深处还有一个被遗忘的群体,然后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用行动去感动别人。 其次,我们一再地按照自己心中的“贫困”定义来套用在我们这次走访的学生中间,而我们的这些定义似乎只有蓬头垢面、衣裳褴褛、草房无房才是获得资助及同情的标准。显然还是有点教条化的。对于一些潜在失学可能或经济上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我们的走访人应该如实上报,毕竟机会是只有一次的,我们本着自己的良心来“郑重”推荐即可,必要时也可以把一些客观的情况用备注来说明,让助学部或者想要资助的人了解,进而资助。 凭良心讲,我们不允许受资助者拿着钱用在非学习上,我们的爱心也不容许亵渎,宽容贫困生,并不意味着滋长他们的某些不良思想,我们守住“诚信为本”的底线,只要他们坚持学习不放松,适当的改善生活,我想也会是资助者的本意。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拙笨反醒,拿出来与大家共勉。[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3 22:04: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