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三分的好奇和七分的期待,我踏进了那个地处秦巴山区腹地,被堵河贯穿全境的“国家级贫困县”——竹山县。一到这儿,首先进入眼帘的却是这个县城的隽秀与美丽:环绕小城的青山绵绵;堵河流水的波光滟滟;河堤之衅的垂柳倚倚;林立街头的商铺森森……一直等到汽车把我们送到本次走访的目的地——宝丰镇双河村后,我才真正看见了那清丽外表之下的贫瘠。由于山高地少且种植条件恶劣,许多大山深处的居民都是在靠天收成,收入甚微,生活艰难,有的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无法实现。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助学志愿者走访…… 每天清晨,我们都是在七点钟准时裹着金色的晨曦,在向日葵馥郁的气息中向大山行进,而我总是止不住一次又一次被这儿清秀的山景所陶醉:葱郁延绵的山,清澈欢乐的泉,灿烂含笑的花,瓦蓝瓦蓝的天,还有被我们惊动后从田间优雅而从容地掠过的白鹭,多么让人神往啊! 可是,当我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头,进到那些孩子的家里时,我的心就一下子被抓紧了。房子全是清一色的粗糙破旧的土坯房,堂屋里贴着几张颜色鲜艳但已经很陈旧的年画和对联,睡觉的厢房都是又小又暗,即使在阳光灿烂的大白天也几乎伸手不见五指,打开幽暗的小灯,看到的是已经分不出颜色的蚊帐和所谓的家具,在那些床和家具上都无一例外地堆放着分不清季节的衣物和被褥;厨房里,一个大灶上两口大锅,一边煮着人食,一边煮着猪食。与之相伴的则是那些孩子们破旧的衣着和或木讷或惊恐的神情。 由于贫穷,许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老人白天到山上种地,晚上到田间赶野猪,孩子则由于上学路程遥远多在校住读,只是周末回家和爷爷、奶奶相聚,就算有留在家里的父母,也是或病、或残,所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匮乏的不仅仅是物资......资助人每年几百元的费用可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拮据,可是,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又有谁可以资助呢?而这些情感性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格、道德、感情的塑造又是何等的重要!作为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能否有人能来真正关注一下这些孩子们贫瘠的心灵世界啊! 看着那一个个跑动在山间的小小的身影,我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贫穷不是他们的过错,不应该由他们幼小的身心来承担这一切,虽然苦难让他们与生倶来地拥有了某些特殊的品质,但这种代价似乎太残酷了。 每天晚上回到学校,整理走访资料时,我常常会看着那些孩子们照片中的眼睛看得入定,觉得那胆怯、惊奇、渴望的目光里面有一个我们没有读懂的世界…… 也许,他们真正渴望的仅仅只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大山间奔跑、欢笑;只是父母一双爱抚的手、深情的眼...... 在即将离开双河村的那一天,我们让学校的石主任打开了一间教室的门,在这间简陋却十分整洁的教室后面的墙上贴着一张板报,在上面,我看到了一棵树—— 我们看, 我们听, 我们摸, 我们闻, …… 我们用全身心体验, 我们用全身心观察, …… 我们看到一棵真正的大树, 我们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美妙的树,它在这里静静地向孩子们输送着一种芬芳的念想:尊重每一个哪怕是最卑小的生命,珍惜每一次哪怕是最细微的生命体验,最终,必将成就平凡的辉煌!
[原创]一棵树
[原创]一棵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8 9:02: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