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0,可恶,写了这么多居然全没了!! 错误信息说我的字数超过了16240个字!!! 此文是衢州市邮政局 上班的一朋友所写,应该算是他的游记吧! 经过他本人同意转到此论坛与麦友分享!! 也不知道应该放哪个版块好,想想还是放我们衢州分社好了!! 以下文章转字印象(长风'S Blog)博客 人说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在贵州已两月有余,前两“无”我早已领教,但第三“无”并无切身感受,特别在城市区,我觉得贵州的城市除了在卫生、规划等方面比我们浙江落后一点外,其它并无很大的区别,大人小孩的穿着都很新潮。所以我以前曾下过贵州的城市与浙江省的城市只“相差五年”的论断。 由于青歌赛,贵州“原生态”的概念被炒的很热,不少衢州、江山邮政局的同事或网友都强烈要求我介绍原生态风情,前几天也曾发过如“南花苗寨”的贴子,但总觉得那是个旅游景点,不能算做真正的原生态。转眼就要回家了,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也为了对关注我的博客的网友有个交待,前几天(8月16号),我利用休息日自己一个人到离六盘水市区只有四十多公里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走了一趟。确实,我也看到了真正的原生态,但我今天要写的不是这个,因为在那里给我更大的震憾是那里的贫穷与落后。 我是早上9点钟不到从市区出发的,先到南开乡,离市区38公里,中巴车(其实就是农用车),车费是15元。由于我前一天就曾问过六盘水邮政的同事,他们告诉我南开乡再往里面点的青林乡海发村比较有特色,是一个苗族村寨。所以一到南开我就打听怎么才能到海发,村民告诉我到海发只能走路或坐“摩的”(就是两轮摩托车,当然是没有行驶证、驾驶证的那种)去,大概有二十公里路。走路当然是不现实的,只好坐摩的了,但路边的“的哥”开口就要150,这不是杀猪嘛!最后找到一个自称曾在杭州打过工的以“优惠价”100元愿意带我去,也只好这样了。 上了路,我才知道100元不算贵,因为过了青林乡政府所在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路了,摩托车的性能在这儿被发挥到了极致,基本就是在山上的羊肠小道上跑,而且一会儿绕到山顶一会儿冲至谷底,由于落差太大,我的耳膜竟然会有像坐飞机那样的反应。 一到了海发,就发现那儿的妇女的穿着很有特色,全部都是穿那种电视上看到的苗族服装,是真正的“原生态”。但同时我也发现这儿极其贫穷,村民住的基本上都是茅草房,特别是小孩子的穿着,用衣不遮体来形容都不为过。 以下是图片介绍
这是海发村一个很平常的住宅,在这个茅草房里住了一家五口。
也是一家五口,这还不算什么,曾有象这样的房子住了四家十一口的,四家共四张床,可惜的是那张照片没拍好。
泥墙房子,和其它的相比算是好的了,但也是摇摇欲坠。这儿的民风也真纯朴,我在想,如果夜里有谁去把那两根支撑的木头一拿掉墙不是要马上塌掉?
他穿的可是长袖啊,这是他唯一的一件“夏装”。也是他第一次拍照片。
一户普通的农家,我是在门口拍这张图的,里面漆黑一片,所以用了闪光灯,这是全景,也就是说这家的全部家当都已在我的镜头内,床在右边。
这家的小孩穿的比较好,但碗里黄黄的可不是油花,这儿人的主要下饭菜是贵州农村的一种特产“酸汤”(类似于我们的“冬菜汤”),不放油的,浇在玉米饭里就变成黄黄的了。 这个玉米饭可能一些年纪大的人曾吃过,我在这家尝了一口,放进嘴巴里一点味道也没有,而且会把口里的唾沫也吸干了,难以下咽。可以想象,天天吃这样的饭,而且菜里也没有一点油,那是何种味道,但看他却吃的这么香,这么满足……
这就是玉米饭,看起来很不错。
由于现在正是出茄子的时候,所以今天特意做了一道菜——炒茄子,我到这家时他们刚要吃饭,主人热情的邀请我与“的哥”到他家吃饭,说“顺便有菜”,我说我们已吃过了,其实那时我们并没吃过饭。
一路走过去,我一直无语,为这儿的贫穷而难过。后来我们又到了一家,了解到的情况更是让我震撼。
就是这家,与村子里的其它住宅并不二样,同样没有门,没有锁,没有电视机及其它任何家用电器。我们是随意走进去的,屋子里只有一个小女孩,由于她会说普通话,我就问了她一些情况。他们家共有四口人,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弟弟,读小学三年级,她叫杨光亮,今年13岁,刚刚考上离家12公里的青林乡初中,从六年级开始她就到青林去读书了,每天六点钟从家里出发,八点钟到学校,晚上又回来,每天如此。
十三岁的杨光亮,我们走进她家里她正在看书,初中一年级的教科书。
她父母的卧室兼厨房、餐厅。
她与她弟弟的卧室,在隔壁的“二楼”,由于茅草房会漏水,所以她爸爸在“床”的上方又盖了块塑料布,即庶雨又挡风。冬天,他们这儿也会下雪。
这是她家的另一面,三张图片就是她家的全景。左边那盏白炽灯是她家唯的的照明,15瓦。
杨光亮的奶奶,已分开一个人过,我们看到她时她正在整理一种草药,说是可以卖钱。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我给她拍照时,她的左手都是放在裤缝上的,那是因为她的裤子已裂了一个大口子,女孩子怕羞。
她穿的“鞋”。
由于全家只用一盏灯,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开,所以杨光亮都是在太阳没下山前做作业的,她家很暗,这是我开闪光灯拍的。与她聊了一会儿,知道她能读初中是向爸爸求了好几天才如愿的,但能读到什么程度并不知道。我问她喜不喜欢读书,她说喜欢。问想不想读大学,说:想。我注意到她家里没有一般学生都有的饭盒,就随口问了句你不带饭到学校吗?她说不带。我问那你在学校是买饭吃的?她的回答让我震惊,她说不是,我中午不吃饭的。我问你不饿吗?她说饿,很饿。听到这话我差点掉泪,她才十三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啊!每天还要走将近三十公里的山路……
这个眼神让我想到了那个著名的“大眼睛”。 从杨光明家里出来,我的心无法平静,与她交流中我知道,之所以她不带饭是因为她家里的玉米饭本来就不够吃,而且一年中有一段时间还要吃土豆充饥,特别是今年大旱,玉米的收成不好,到时可能连土豆都不够吃了。现在她离家到乡上去读书,不能帮家里干活了,当然不能再多吃家里一顿了。我曾问她吃过米饭没有,她很肯定的回答我:吃过,过年的时候。天哪!为了让我家里的那个小公主吃饭,我就差用上老虎凳了,同样是小女孩,我眼前的这个却只能在过年时吃几顿米饭。要离开她家之前,我给了她一百元钱,告诉她只要她考得上,我会一直资助她学习。她拿着那一百元钱只是掉眼泪,我只好快步离开。 回到市区后的这几天我的心一直很沉重,因为杨光明曾和我说她们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是不吃午饭的,上午放学了家庭条件好些的同学(大部分都是汉族的)去吃饭时他们就坐在教室里看书。虽说现在全国已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从理论上学初中以前是不用交学费用,但在青林中学,随着年级的升高班上的同学还是会越来越少,因为男孩子要去挖煤,女孩子要帮家里种地(在这儿,到县城读高中的学生比例比我们上大学的还少)。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且很多人都无法完成初中的学业,所以这儿的年轻人去出打工的很少(就算出去也找不到工作),好点的也只能到附近煤矿去挖煤,一天二十多块,但除去吃饭、买肥皂,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嫌两百元左右。 虽然我并不富裕,但我还是我决定要帮杨光明完成她能完成的学业。过几天,我准备再去一趟青林中学,再去找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把他们的情况介绍在我博客上,我希望各位网友能尽自己的力量资助他们,虽然我们不能改变整个贵州的贫穷,甚至我们无法保证一个小小的青林乡的学生都能读上书,但我们付出不多的钱肯定可以改变一个少年的人生,就算我们只能资助他们读完初中,这样他们也能出去打工了。我们是值得的。 如果各位家里有多余的旧衣服、旧书,我也希望能捐出来给他们,冬天,杨光明也是穿那双鞋子的,包括她的其它同学。具体的捐赠办法等我再去青林中学回来后再告诉大家,衢州、江山的网友如有捐物,我会委托专人受捐、邮寄的。
在走访中我得知这儿很多农民全家一年的现金收入不会超过1000元,。也许会有网友困惑这个地方为什么会这么贫穷,我总结了一下觉得有几大原因。一是土地贫瘠。在海发我没看到一分水田,只有山地,而且那个山地与我们浙江的山地不一样,土层很薄而且石头多于土,只能种玉米,好点的地可以种土豆或辣椒。二是交通不便,那儿的一切东西只有靠背娄来运输,因为山高坡陡机动车或马车根本到不了,就算农民种经济作物也无法运出去销售。三是当地的农民缺乏知识。这一点是最根本也是影响最长远的。目前的成年人基本是文盲,而现在的少年大部分也完成不了初中学业,除了到附近去挖煤根本无法外出打工,既赚不了钱也没有机会开阔眼界,。而且没有知识也就不知道如何科学种田,无法让那片本来就十分贫瘠的土地生出更多的效益。照这样下去,他们不知还要再贫穷多少年。 实是求是的说,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了改变农村的贫穷面貌也下了大力气:一是大力争取国家扶贫资金,投资农村基础建设;二是下大力气提高农村办学教件,据说年水城县2005年一年对教育的投资就超过了建国以来的累计投资。但由于这儿农村生产条件实在太差,农民的生活水平实在太低,仅通过几年的努力是无法改变这儿的贫穷落后面貌的。
最后补一张这样的图片,这张图是我在去海法的路上拍的,从这个宣传口号里大家也可以看出让所有的孩子“上初中”在这儿也是一个远未实现的政治目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8 13:23:25编辑过] |